“現在我們村戶戶通了硬化路,公交開到了家門口,出門就能收快遞,軟籽石榴可以很方便地賣到全國啦!”10月20日,淅川縣鄒莊郵政綜合便民服務站老板娘葛玉勤說。
不久前在淅川,一場關于利用公交的“腿”、郵政的“點”、物流的“網”,為山鄉居民提供更加便捷、優質物流服務的客貨郵融合發展現場會,在交通、郵政、民營快遞公司等行業領域代表的分享中展開。
“客貨郵融合發展是完善農村寄遞物流體系的關鍵一環,是服務鄉村振興的重要舉措。它能夠更好推動農產品進城、工業品下鄉,帶動鄉村小產業融入經濟發展大循環。”中國郵政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劉愛力在現場會上說。
河南是農業大省,特色農產品種類豐富。如何充分利用“四好農村路”,發揮現有農村公交車運能,統籌解決農村物流配送、寄遞服務等“最初一公里”,讓河南優質農產品賣得遠、賣上價?農村客貨郵融合發展模式是關鍵。
今年年初,《河南省進一步支持農村客貨郵融合發展實施方案》出臺,方案提出充分利用縣級汽車客運站、郵政快遞分揀中心等設施,打造集郵快合作、農村電商等功能于一體的縣級寄遞公共配送中心;利用村民服務中心、郵政村級綜合便民服務站等村級設施,打造一站式村級寄遞物流綜合服務站。
近年來,河南省郵政分公司不斷推進公共服務均等化、構建縣鄉村三級物流體系、深化“交郵合作”“郵快合作”,加快構建客貨郵融合發展的新郵路。截至目前,河南郵政累計投入資金4.66億元,建成重點縣級處理中心89個、鄉鎮共配中心340個、村級服務站點4.45萬個,建制村覆蓋率100%。
鄉村振興,物流先行。放眼河南,全省各地圍繞農村客貨郵融合發展模式不斷探索。在淅川,“政府引導+郵政主力+市場運作”的郵政主導模式效果顯著;在浚縣,“公交帶貨+多站合一+交郵快共配”的公交主導模式成果明顯……農村客貨郵融合發展態勢日益豐富,農村寄遞物流網絡越織越密。
“農村客貨郵融合發展可有效整合客運、郵政、民營快遞等資源,實現資源共享和優化資源配置,為鄉村振興和區域經濟協調發展奠定基礎。”中國商業經濟學會副會長宋向清分析。
葛玉勤每天早上都能接到公交車運來的快遞包裹。“以前俺這兒就是小賣部,現在改成便民服務站后,每月收入增加了不少,心里美得很。”她說。
公路好了,郵路通了,“網路”也順了。如今,電商平臺為河南特色農產品產業插上騰飛的翅膀。南陽郵政鄉村振興體驗館的直播間內,工作人員通過直播將艾制品等賣到全國各地。今年上半年,河南省郵政管理局共培育郵政快遞服務現代農業項目87個,累計帶動農產品寄遞業務量5.62億件,直接帶動農產品銷售額85.14億元。
小客車串聯起大流通,小站點服務著大生產。未來,隨著大數據、人工智能算法等技術應用到郵政快遞業全產業鏈,農村客貨郵融合發展將為鄉村全面振興注入更多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