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9日,中國郵政在京舉行《丙午年》特種郵票圖稿發布儀式。中國郵政集團有限公司黨組書記、董事長劉愛力在儀式上發表致辭,并與集團公司黨組副書記、總經理鄭國雨,中國宋慶齡基金會黨組書記、副主席沈蓓莉,中華全國集郵聯合會會長戴應軍,故宮博物院副院長王躍工及郵票設計者共同為《丙午年》特種郵票圖稿揭幕。中國郵政集團有限公司黨組成員、副總經理曲云海、溫少祺、王儉,總會計師王嘉君及外部董事,來自文化和旅游部、國家郵政局、中國國家博物館、清華大學美術學院等單位的嘉賓,以及本次生肖郵票圖稿大眾評審和專家評審代表等出席活動。

劉愛力指出,郵票是人民對美好生活期盼的載體,是時代的方寸畫像,而生肖郵票作為中國郵票中最具群眾基礎和情感溫度的題材,凝結著中華民族深厚的民俗底蘊,寄托著對國泰民安、萬家康樂的向往。在中華文化中,馬是勤奮、忠誠、勇往直前的代表,它日行千里、堅韌不拔,象征著實干、奮斗和強大的行動力。聚集人民智慧、彰顯大眾審美的《丙午年》特種郵票,不僅是對生肖文化的又一次時代性詮釋,更是中國郵政踐行群眾路線、推動文化為民的鮮活印證。
劉愛力表示,《丙午年》生肖郵票的創作和問世,是一場“全民參與、共創共享”的歷史性突破。中國郵政“開門”征集稿件,自1980年發行生肖郵票以來,第一次打破專業壁壘,面向全社會公開征集圖稿,廣泛動員全民參與創作。征稿啟動后,共收到來自169位設計者提交的440幅作品,投稿者中最年長的84歲、年齡最小的僅8歲。這場跨越年齡、地域和職業的藝術匯聚,生動詮釋了“藝術源于人民、設計回歸大眾”的核心理念。在評審機制上,中國郵政“開門”請來評審,創新實施“大眾投票+專家評審”相結合的雙軌機制,通過網絡公開招募,近2000名來自不同地區、不同年齡段的各界人士踴躍報名,有力確保了評審過程具有廣泛的代表性與公正性;同時,由藝術、民俗、郵票設計等領域的多位權威專家組成評審團,進行嚴謹的專業評審與藝術把關。這一機制既尊重公眾審美,也堅守專業標準,實現了大眾參與、大眾選擇。新征程上,中國郵政將堅定不移貫徹落實黨中央對加強郵政工作的部署要求,不斷加強集郵文化建設,為廣大人民群眾美好生活需要添磚加瓦。

《丙午年》特種郵票由王紅衛、趙恩重設計。郵票第一枚圖名為“馳躍宏圖”,以“騰躍新時代”為核心意象,展現了一匹紅馬奔馳于祥云之上,鬃毛如焰,四蹄生風;第二枚圖名為“萬駿臻福”,以“萬馬奔騰,馳騁千里”為核心意象,展現了三匹奔跑的駿馬,三為眾,寓意奔騰不息、共同奮進。圖案背景及馬身輔以祥云紋、火焰紋、纏枝紋等傳統吉祥紋樣,既隱喻福運連綿,亦強化東方美學底蘊。郵票中的駿馬既展現出“一馬當先”的開拓氣概,也詮釋了“萬馬奔騰”的團結力量,將馬的形象與新時代中國人民奮發進取的精神風貌完美融合于方寸之間。
本次發布儀式上還公布了中國郵政賀年有獎明信片的圖案,這些設計圖稿均來自《丙午年》特種郵票征集活動。《丙午年》特種郵票設計者、中國郵政賀年有獎明信片圖稿設計者均獲頒入選中國郵政郵票設計人才庫證書。郵票設計者和評審代表還現場暢談了這套郵票的設計理念及郵票如何在方寸之間承載、傳承以馬文化為代表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并在新時代煥發出旺盛的文化生命力。
據悉,《丙午年》特種郵票將于2026年1月5日正式上市發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