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的騰沖
被寄予了“讓幸福的地方更加幸福”的厚望
今天
一條綠色郵路
成為騰沖連通內外的動脈
“再走邊疆郵路”云南采訪組
沿著這條邊疆郵路深度行走
探訪郵政依托口岸經濟優勢
在打通民生保障與鄉村振興
“最后一公里”上
發揮的重要作用
“云端信使” 郵政人也是守邊人
晨光尚未完全驅散高黎貢山深處的薄霧,一輛郵車已從騰沖市猴橋郵政所緩緩駛出。

金李麗駕駛郵車路過猴橋口岸
郵車駕駛座上是一位30歲的彝族姑娘——金李麗。她對猴橋的每一段險峻山路、每一個村寨方位都了然于心,鄉親們親切地稱她為“云端信使”。“我每天經手的報刊包裹超過300件。”她一邊清點一邊介紹,“有網購的生活物資、山里寄出的農特產品,還有駐邊官兵的家鄉包裹。”

金李麗(右)在和同事們一起處理郵件
今年1至9月,猴橋郵政所處理進口郵件超過8萬件、出口郵件7000余件。這些數據映照出邊民生活方式的悄然變遷。

蔡文輝接受記者采訪
在猴橋鎮猴橋村黨總支書記蔡文輝看來,郵政人早已深深扎根在這片土地上,成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猴橋是一個多民族聚居地,郵政服務不僅方便了群眾,也無形中拉近了各民族之間的感情。”他動情地說,“郵政人也是守邊人,和我們一起守護邊疆、共建家園。”

金李麗在投遞途中
扎根于綿延的邊境線,服務著眾多的民族村寨,猴橋郵政所牢牢守護著邊疆“通政、通民、通商”的生命線。
邊貿郵路 “玉”見新生
由于毗鄰緬甸,騰沖自古便是滇西的翡翠重鎮。中國郵政依托騰沖口岸優勢,深度嵌入玉石產業鏈服務。
騰沖市騰越商貿城的翡翠市場內,數百家珠寶商鋪林立其間。每天,騰沖郵政天成攬投部負責人楊世謙都會頻繁地穿梭于此。

楊世謙在潘正麗店鋪里打包產品
“小楊服務態度好,一打電話馬上上門,包裝產品比我們自己還要仔細。”商戶潘正麗一邊將客戶精心挑選的翡翠手鐲交給楊世謙,一邊由衷稱贊。對她這樣的商戶而言,郵政提供的不僅是寄遞服務,更是一份沉甸甸的信任保障。楊世謙的腳步,不僅串起了商戶與千里之外的市場,也讓郵政的“靠譜”形象,成為這條財富之路上最令人安心的一抹綠色。

商戶楊桂英直播銷售緬甸血珀玉石
得益于“邊貿郵路”的廣度與活力,騰越商貿城翡翠市場商戶楊桂英的電商事業正以蓬勃的態勢,節節攀升。她說:“我們通過直播,把騰沖的血珀玉石賣到天南海北。”憑借覆蓋全國的寄遞網絡,“邊貿郵路”讓騰沖玉器從線下走向線上,從邊境直達千家萬戶,不斷煥發新的產業活力。
主題郵局 方寸之間烙印家國文脈
在騰沖,郵政服務不僅指向當下與未來,更以一種深沉的方式,回溯并守護著一段不能忘記的歷史。
滇西抗戰紀念館主題郵局內陳列著以中國遠征軍、滇西抗戰為主題的郵品與文創產品。“這不僅是一張明信片,更是一段歷史的傳遞。”來自緬甸的學生張云文感嘆道。這家郵局以它獨特的方式,將悲壯的家國記憶凝聚于郵票與一枚枚郵戳之中,讓歷史變得可觸摸、可感知、可流傳。

滇西抗戰紀念館主題郵局吸引著眾多參觀者
而在騰沖的馬幫郵局,文化體驗則顯得生動而新奇。游客可以在此感受濃厚的馬幫文化,寄出充滿民族風情的明信片,讓旅途記憶以更具儀式感的方式留存。“我們不僅提供郵政服務,更希望成為展示地方特色文化的窗口。”馬幫郵局負責人王洪波介紹說。

集郵愛好者在主題郵局內加蓋紀念戳
這兩家主題郵局,依托“郵文化”基因,成為促進文旅融合的文化地標,在傳遞中延續歷史,在服務中連接情感,構成了騰沖郵政積極探索“服務+文化”模式的生動實踐。

在騰沖
守邊是使命也是生活
郵車穿梭
帶來的不僅是遠方的訊息與郵件
更是一份
“你守護國土,我守護你”
的堅定承諾
騰沖的明天
正如郵政人守護的
每一個清晨與日暮
承載著希望
邁向更加幸福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