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貫徹落實國家“雙循環”戰略及“一帶一路”倡議,響應“中國制造出海”和“國際供應鏈自主可控”的戰略導向,集團公司寄遞事業部將中郵集運定位為跨境物流領域的創新項目,于2024年7月正式發布中郵集運品牌,以“集中運輸”為核心,為華僑華人、海外消費者、跨境創業者及國內主流電商平臺提供多平臺集貨、多倉儲運營、多包裹合并、多渠道寄遞、多國家配送的“一站式”集運生態服務。
根據海關總署統計,2025年上半年,中國跨境電商進出口規模達1.32萬億元,同比增長5.7%,增速保持穩健。海外消費者尤其是華人、留學生群體習慣于從中國電商平臺購物,品類覆蓋日用百貨、服裝、3C電子產品、家居用品等。“多品類、小批量、高頻率”的跨境購物特征,催生了更靈活、更具綜合服務能力的物流解決方案。
中郵集運正是中國郵政為適應跨境電商集運業務趨勢而打造的專業集運服務平臺。海外消費者在國內電商平臺下單后,多個商品首先被發往郵政國內集運倉;在倉庫內完成核驗、暫存、庫存整理,根據收件人指令拆包、合并打包、減重處理;最終通過“國內快遞+國際運輸”以及“國內倉儲+增值服務”,將集運包裹配送到海外消費者手中,形成“前端集運+出口報關+國際干線+海外清關+多渠道配送”模式。
集運業務核心是“集合多個包裹”,聚焦于解決海外華人、留學生群體購物面臨的國際郵費高、物流周期長、無法合并包裹、退換貨困難等痛點。中郵集運通過與拼多多、阿里系等頭部電商平臺深度合作、系統對接,構建了一套高效、可靠且定制化的國際集運服務體系,實現了從下單到收貨的全程可視化,并提供專業中文客服支持,大幅優化了跨境購物體驗。
寄遞事業部從2021年開始拓展集運業務,通過分析行業趨勢、重點路向,客戶需求等核心要素,經過多輪市場調研,打破傳統物流模式,以市場為前提,為集運戰略客戶定制符合客戶需求的集運物流解決方案,收效顯著,成功融入集運市場并實現“破冰”。當年收入規模達到1.62億元,突破億元大關。
2022—2023年,參與集運的省級郵政分公司由3個拓展至12個。寄遞事業部結合前期經驗及郵政資源稟賦,快速指導全網,舉辦線下培訓及優秀案例分享,通過郵政各類媒體積極報道并推廣,當年即拓展到500家集運客戶,收入同比實現跨越式發展。
2023—2024年,中郵集運在集運行業嶄露頭角,并自建中郵集運系統,實現自主可控全鏈路運營,2023年收入規模同比增幅達326%,隨后逐年增長。
2024—2025年,中郵集運成為多家電商平臺指定集運承運商,中郵集運自建小程序實現對海外直客的觸達,小程序運營省份達6個,集運通達路向為10個。
中郵集運在2024年6月與拼多多達成的戰略合作,是其平臺化服務的重要里程碑。中郵集運直面挑戰,通過強化聯合營銷、精細化運營、升級客服體系、全鏈路質量監控、改進包裝等舉措,獲得客戶肯定,成為拼多多面向日韓市場的官方指定集運服務商,并針對韓國用戶推出專屬優惠。中郵集運提供的“嵌入式物流解決方案”不僅服務于消費者,也為平臺商家提供了標準化的跨境履約支持,體現了中郵集運“服務電商生態”的市場定位。如今,項目取得了顯著的綜合效益,經營業績顯著提升、客戶與市場根基穩固、運營質量與效率優化,“強強聯合、資源共享”的可持續發展商業模式驗證成功,為后續與其他電商平臺的合作提供了可復制的成功范本。
中國郵政向萬國郵聯積極推薦集運業務實踐,目前,其已經被納入國際EMS合作機構理事會新產品研究項目。中國郵政在EMS合作機構理事會的理事正帶領15個國家的工作組團隊,圍繞集運業務模式進行郵聯EMS產品設計,計劃2026年全面啟動。
中郵集運的創新實踐表明,通過資源重構與服務升級,郵政在跨境電商時代可再獲競爭優勢。下一步,中郵集運將繼續推動國際郵件、快件與跨境電商貨品“三關合一”在更多口岸落地,進一步簡化跨境小包通關流程,賦能電商平臺出海,推動國貨跨境流通效率提升,持續為中國品牌出海提供堅實的物流支撐。

中郵集運業務實踐已被納入國際EMS合作機構理事會新產品研究項目。

郵航飛機滿載中郵集運貨物駛向海外。